X
X
能力提升建设年

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雄:​攀“高”逐“新”,激发自贸港重点园区澎湃动力

作者: -   来源: 今日海南 发布时间: 2023-08-07 11:48 【字体:

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口药谷。图/海口国家高新区  

攀“高”逐“新”  

激发自贸港重点园区澎湃动力  

文|李雄  

海口国家高新区(下称“高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海南自贸港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是海南自贸港唯一涵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的重点园区。  

走过三十余载栉风沐雨奋进路,高新区不断以新探索、新跨越、新成效,打造带动海南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高效动力源。迈进新征程后,高新区作为自贸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孵化器”,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实行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同频共振,做强优势赛道、深耕机会赛道、抢滩未来赛道,成为擎起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大旗的“主阵地”之一,被评为海口市2021-2022年度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进集体。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之年,省委组织召开了八届三次全会(下称“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全会决议,进一步明晰推进自贸港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表、路线图,为高新区在新时期建功立业指明了方向。其中,全会提出的“要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与高新区的使命职责和功能定位紧密相关,高新区正在按照全会决策部署勾画发展蓝图。  

在海口高新区药谷工业园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忙生产赶订单

推动互利共赢  

提高产业开放水平  

得益于自贸港政策红利和磁吸力,近3年,高新区外贸外资增速取得历史性跨越。2022年较2020年进出口总额累计增长259%,2022年较2021年新增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66%,晖致医药、艾昆玮医药、费森尤斯、雀巢等国际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园区企业生产的医药产品、全生物降解材料、电动跨界车等出口欧美,为“自贸港制造”代言。此外,还呈现“内商撬动外商”的“以商招商”生动局面,高新区联合苏生生物与瑞士IBI公司签署协议,谋划瑞士IBI公司生产基地在海口落地;高新区引进华熙生物后,华熙生物又引进乐敦制药、BMS成立合资公司落户高新区。  

为进一步提高园区对外开放水平,高新区围绕产业“引进来、走出去”过程中需破解的痛点、难点、堵点和探索到的空白点、潜力点、增长点,以自贸港政策为根基,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抓手,努力解决一批不符合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等要求的体制机制弊端,夯实打造外向型产业的根基,同时,努力组建通往蓝海市场的自贸港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在细分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贡献力。  

搭建对外开放独特发展路径。高新区正加快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携手打造“前店后厂”紧密合作发展格局,探索“乐城引进+高新生产”境外药械创新产品海南落地转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帮助企业在自贸港找到国际化的“新抓手”。先声药业通过乐城先行区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政策推动境外创新药“曲拉西利”上市后,还将开展本地化生产,苏生生物、香港康哲等药械企业正加快复制该创新发展模式。同时,高新区牵头落地“新兴际华-高新区-乐城先行区”三方平台公司,致力于将该平台建成国内药械产业对接国际“新窗口”,拓展境外创新药械产品进入海南转化落地的通道,撬动产业链向更高层次发展。  

发挥自贸港政策与区位优势。高新区成功推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试点扩区,海关总署批复的第一批5家试点企业中,4家企业来自高新区,均已完成业务全闭环落地。经实践检验,政策红利切实提升企业生产和产业建设质效,企业反响热烈,试点企业策划落地更多品种享受政策,新一批企业受政策鼓舞正积极申报第二批试点。高新区联合省市多个职能部门构建海南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联合监管创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全国性通关难题,为巩固扩大成果,正深入推进海南生物医药生产用物品进口联合监管创新机制建设,政策创新应用“加码”,将进一步帮助园区企业拓展国际化业务、为招引外资企业增添吸引力。此外,高新区围绕“两个总部基地”建设和再制造产业培育发展,引进吉利集团等布局东南亚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引导平野新能源公司等新招商企业参与“两头在外”的再制造产业,切实为产业的对外开放“蓄势赋能”。  

6月28日,海口国家高新区新能源技术生产研发平台项目的工人正在工作。图/海口国家高新区 

对标战略定位  

擦亮产业生态底色  

高新区始终将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助力自贸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作为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不断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底线”,加快打造园区经济建设“绿色引擎”。“三线一单”引领海口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入选生态环境部制度创新成果推广清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报道高新区发展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进展、坚持“绿色发展”成效。  

筑牢生态屏障。依托生态环境部批复的规划环评,高新区再提高再升级园区环保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坚持实行招商引资项目环保问题“一票否决”制,将能耗值和环境处理能力作为考察企业背景的重要指标。以华熙生物的“黑灯工厂”,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的“绿色低碳园区”,大唐集团的清洁能源供电和冷热电三连供项目为示范,吸引更多生态型项目;将屋顶光伏、综合能源管理等“碳达峰”措施全面纳入土地出让、规划许可、竣工验收、节能减排等全流程管控,推进低碳装配式建筑应用全覆盖、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生产技术循环化改造等,聘请“环保管家”为企业提供环保综合服务,保障园区低碳循环系统和生态环境质量稳步优化。  

构建生态产业。高新区瞄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一方面,把握海南全岛“禁塑”有利契机,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为目标,扩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助推产业集群链接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打开“塑料替代品首选海南自贸港”的局面;另一方面,依托海南全岛2030年禁售燃油车“窗口期”,建立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特种车、新能源跨界车“四足鼎立”的新能源车制造体系,同时,加快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等具有自贸港显示度的重大项目落户,为绿色产业发展再添重要“筹码”。高新区瞄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支持观澜湖旅游园区立足全球低碳生态景区、全球生态恢复与保护范例等核心竞争力,打造海南自贸港一站式文化旅游消费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力争成为亚洲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海南维力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检查导尿管质量。方山摄

围绕建圈强链  

提升产业创新效能 

高新区始终致力于争当海南科技创新示范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先后获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国A级孵化器(海南唯一),通过厚植沃土孕育“产业雨林”。  

加快壮大创新企业队伍。目前,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0家,占全省15%、占全市23%;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合计28家,占全省34%;省级高新技术领军型企业,全部来自高新区。高新区将加大力度引进科技创新前沿地区对自贸港政策敏感的、具有创新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优质企业;支持已入园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本土企业;努力将美安生态科技新城打造成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将云龙产业园建成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全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深入搭建协同创新链条。串联产学研创新链条,借助海南大学药学院、生物医药工程产业学院的力量,建好新药筛选及评价平台;借助海南医学院的力量,建好海南省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海南省新药研究与开发科技园,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嫁接区域创新链条,发挥与武汉东湖高新集团合作建设的自贸港首个省际飞地项目——生物医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促进创新资源共享与融合,同时,积极推进与上海、广州等地产业园区的深度合作,共同谋划适应创新发展趋势的产业载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进自贸港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向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新区而言,不仅是使命重托,也是形势使然,更是初心所在。高新区将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增强园区竞争力、激发园区原动力、拓展园区吸引力,突显“国家级高新区”价值,为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写好“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两篇文章。  

俯瞰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图/海口国家高新区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