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规划计划

海口国家高新区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作者: -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21-02-20 00:00 【字体:

2020年,特别是海南开启自由贸易港建设后,海口国家高新区以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导,对标《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发挥“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制度集成创新等工作,力争把高新区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自贸港建设的示范区,切实将“两个维护”“四个意识”落实到岗位行动上。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2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社会投资占比75.1%,同比增长18%;工业投资占社会投资的54.7%,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1.9%。

税收收入完成47.68亿元,同比增长11%,增收4.67亿元。

营业收入完成423亿元,同比增长6.5%(不含观澜湖);观澜湖营业收入完成64.2亿元。

工业总产值完成298亿元,同比下降4.8%(含海药),高企产值完成218.5亿元,同比下降5.7%(含海药)。主要原因:园区支柱产业——医药产业受疫情影响,以及受进入国家集中采购的药品品种价格大幅下降影响。

(二)工作成果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项目签约意向金额163.4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02%;工业类项目投资额3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09%;纳税额2.0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02%;实际使用外资额0.5015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101%。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新增注册企业1935家(含观澜湖),较2019年增长426%;引进主板上市企业11家,包括长江润发、裕同、海兴等;签约产业项目40个,合同投资总额64.86亿元,平均对赌达到每亩投资635万、产值908万元、税收78万元,分别是全省下达门槛标准的212%、181.6%、260%;新项目平均建设投产时间缩短为18个月。引进的企业涵盖世界500强企业、细分领域国际头部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有自贸港显现度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包括:大唐集团、华熙生物、修正药业、深圳裕同、上海平野、香港新科以仁等。

支柱产业升级和特色产业建设蹄疾步稳。围绕医药产业升级开展专项招商,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建设加快,落地7家企业、4个平台,对接25个重大新药品种;引进14个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项目,总投资16.3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34.63亿元。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排名从第40名上升到第33名。围绕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特色产业构建开展精准招商,落地中科院理化所等8家企业,投(试)产5家;逐一对接境内外50家领先企业,与5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意向。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新开工项目45个,总投资90亿元,其中,新开工产业项目33个,总投资64亿元。成交土地29宗,面积1647亩,其中,工业用地24宗,面积1368亩,占比达83.1%;2020年挂牌成交数占过去五年总数(49宗)的59.2%。在建工地项目有塔吊76台、机械设备272台、施工人数4454人;完工工业项目30个,总投资31亿元。园区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良好态势和“塔吊林立、快马加鞭、大干快上”的发展局面,两次被选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

十个首单业务实现突破。平野特种车项目是自贸港非临港首个探索原产地加工增值超过30%(含)免征进口关税政策的项目;博科海南智能制造总部基地项目是海南首个“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香港新科以仁医疗器械公司是海南首家外商独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海南首家一站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华氏医药集团CRO平台落户园区;葫芦娃集团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后首家主板上市的本土企业。赛诺公司办理海南自贸港首笔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中玉制药公司获得海南首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许可证》;维力公司完成海南医疗器械MAH第一单;齐鲁制药奥沙利铂注射液等4个品种成为首批中美双报获批产品;海南首个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赛高新材料顺利投产。

营商环境进步明显。营商环境排名从全市倒数第四名进步到全市第四名,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高新区以“贴身管家”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园区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中名列“生态环境”单项位列第5名。正在编制自贸港国家高新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制度创新形成示范。由高新区主导探索与应用的“极简审批”形成经验全国推广;高新区作为申报单位之一,获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一等奖。

(三)工作举措

1.明确产业方向

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构建“3+X”产业体系:3个支柱产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食品饮料加工;X产业——先进制造业。

2.优化营商环境

(1)努力打造全省服务最好的园区。

一是建立“企业秘书”制度。为96家企业、128个项目配备53名管委会中层以上干部担任企业秘书,特别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供“政策解读、公司注册刻章、合同智能履约、办公和住宿、项目建设审批、用水用电用气用网、人才招聘和引进、知识产权、金融或上市辅导、365天×24小时园区中英文电话微信沟通”十项覆盖企业入园全流程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入园企业举办5场促就业的线上线下招聘会;上线可提供6种语言的“今日高新区”资讯平台,上线可覆盖个人、企业、科研机构的各类政策的检索、查询和智配平台。狠抓作风建设和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是构建定期评估机制。委托普华永道担任园区营商环境评估顾问,提出高新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管理、企业服务等方面的痛点堵点问题,制定营商环境整改清单(行动计划);每月对高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整改清单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每季度对高新区营商环境开展评估。

(2)努力打造全省项目落地最快的园区。

一是让土地等项目。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土地征收、农转用、收储入库等前期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土地供给,编制片区规划,解决8宗困扰多年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化解白莲东分干渠美安科技新城段改造、美安科技新城燃气管道迁改、美安大道贯通工程等影响产业和项目落地的“卡脖子”问题,为项目即来即落夯实基础,深圳裕同项目创造了“合同洽谈到挂地仅用6天时间”“5月拿地、6月入场、7月开工、12月部分建成投产”的海口速度。

二是让审批提速度。推出“极简审批+承诺秒批制+事中事后大监管”、“全程介入设计(三张图)”、“拿地即开工”、“电子证照二维码认证”等制度创新,提高项目整体审批效率。审批、监管部门及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从项目入园洽谈开始就提前介入服务,依托“极简审批和企业服务平台1.0”的建立,实现“极简审批”项目规划函和施工介入函的容缺线上一键办理,快速实现项目的提前介入服务;实现告知承诺事项容缺秒批、部分审批改备案事项秒办,促进开工前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到90%以上。

(3)努力打造全省基础最完善的园区。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与自贸港相匹配的园区“五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在七个子园区开展路网贯通、管网改造、“五化”等工程,加快补齐美安、狮子岭污水处理设施的短板,在“六通一平”基础上规划建设冷热电三联供,镇区联动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二是加快标准厂房、人才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厂房建成8万㎡、在建10万㎡,计划再开建30万㎡。集中规划建设人才房和倒班宿舍等项目,在海南省率先创新人才房供给方式,建成3272套,首批交付922套,以6折优惠定向供给30家企业358名人才。加快打造新一批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物业服务等平台,探索农民集体留用地股份制+金融创新标准厂房项目。

(4)努力打造全省生活配套最健全的园区。

一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支持东智庄园幼儿园扩建、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海口学校建设、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进驻开建,观澜湖双优实验学校招生。此外,园区内已建成观澜湖小学、观澜湖精英学校、海南侨中观澜湖学校、枫叶国际学校。

二是完善医疗配套设施。海南省人民医院南院项目落地观澜湖园区,扩建狮子岭园区、药谷一期卫生室,做好其他园区属地镇卫生院对接。在狮子岭等园区建立街心公园,并配备健身器材等。

三是打造便民生活圈。为美安科技新城、云龙产业园、观澜湖旅游园区等新建园区,规划充足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推进美安科技新城南邻商业中心、美安美食城等项目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3.突显招商引资主业主责

(1)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一是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按产业类别组建12个招商小分队(包含一支英语小分队、一支法语小分队、一支上海小分队),由不同委领导分别牵头,提供全天候中英文招商对接。实行“日调度、周培训、月考核”制度,选派干部赴省直部门跟班学习。探索招商队伍市场化改革,成立高新区国际投资促进有限公司。

二是拓展园区招商渠道和影响力。开通全球招商热线:4008-518-888,建立线上招商引资平台,完善招商接待流程。承办海南自贸港2020年第一批全国创新药企海南行活动、海南自贸港2020年新药创制企业专题调研活动暨招商推介会,协办中国绿公司年会,筹办面向全球百华协会会员的线上生物医药招商推介会。观澜湖旅游园区挂牌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琼港澳服务业合作示范区。

(2)严把项目入口关。

一是严守底线。为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对企业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和实地考察,对项目与自贸港政策的契合度进行具体分析;坚持生态环保底线,对有环保问题的项目一票否决。

二是严防圈地。通过建立产业集聚区、完善公共配套、设定对赌条款,合理评估企业用地需求,促进土地高效合理利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如修正药业项目用地面积从300亩减至50亩。

(3)实施靶向招商引资。

引进了大唐、普洛斯等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了华熙生物、海兴、华宝等细分领域国际头部企业,引进了修正药业、恒鑫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了丰田特种车、和合特种车等涉及高关税、高附加值、高税收的企业,引进了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香港新科以仁等有海外融资需求和兼并重组计划的国内企业,引进了粮全其美、盒马鲜生等销售量大、市场份额高、资源和渠道丰富、有进出口业务、计划将总部落户自贸港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企业,引进了瑞士苏生、博科等拥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布局已成型,与易华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行业龙头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4.建立项目建设过程监管机制

(1)实行“三色”管理。

对签署实质性合同的招商项目建立“一本账”,开展“三色”过程管控,实时把握项目建设进展,提升主动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先后对17个项目下达26份督办函亮出黄牌;另对2个多次督促无进展的项目亮出红牌,并启动退出机制清理项目;其余项目亮绿灯按时间节点施工。

(2)落实跟踪监督部署。

园区正在落实省市要求,建立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平台,做好项目从招投标、施工建设、验收支付、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管,化解和防范其中的廉洁风险。

5.积极探索制度集成创新

(1)实行“大部制”改革

按照招商引资、行政审批、企业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等流程,以“优化、协同、高效”为原则,调整现有机构和人力配置,压缩管理层级,增强运作效能,建立党工委(管委会)+大部门(整合后内设九个机构)+平台服务公司运行体制机制。实行七个园区统一管理,主体开发区设综合管理机构,各功能园区设立市场化运行的企业服务公司。

(2)推进“拿地即开工”改革

通过在企业承诺容缺条件下直接秒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可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办理);针对企业承诺容缺、审批后置事项,实行先建后验,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复核;建立高新区“极简审批和企业服务平台”平台,推出10项线上服务功能、10个审批服务事项秒批秒办;以及提供全程介入式规划设计服务,实现入园项目“拿地即开工”。

(3)开展自贸港政策落地适用的机制创新和压力测试。

一是针对原产地加工增值超过30%(含)免征进口关税的自贸港政策,以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丰田原厂进口工业车辆新能源改造项目为试点,探索建立加工增值超过30%的计算公式,是海南省第一个非临港的加工增值超过30%(含)压力测试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丛亮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副主任等国家部委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建立“海口国家高新区进出口业务服务平台”,并将该平台连接海关、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洋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启动美安公用型保税仓申报的前期调研与论证工作,探索建立企业料件进口、保税仓储、增值生产、成品销售出口、物流运输等环节的闭环式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监管模式。

二是针对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的安排,以中国电信国际数据中心项目为试点启动政策压力测试工作,为海南省首个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压力测试项目。

6.夯实园区高质量发展基础

(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一是完成美安生态科技新城一期的控规修编和医药健康产业园城市设计编制工作,配合市资规局完成药谷、狮子岭工业园、云龙产业园控规修编工作。完成美安生态科技新城、药谷、狮子岭工业园、云龙产业园、海马工业园规划环评编制并报环境部审批。

二是稳步推进“十四五”规划、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及负面清单的编制及修编工作,印发《海口国家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三年工作规划》。

(2)做好高新技术产业支撑。

一是为高企兑现奖励资金990万元。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动员工作,申报高企103家。

二是聘请专业机构,研究支持高新发控公司通过发债等融资方式落实资金来源,重点投向标准厂房、人才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项目。指导高新区发控公司策划住房租赁服务平台项目、高新区产业基金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村集体留用地开发等一批战略项目;探索园区农民集体留用地股份制标准厂房项目。

(3)贯彻“生态环境是生命线也是发展底线”理念。

对省委百日大督察第一督察组移交的第3批生态环境问题中涉及高新区事项进行核查,重点对邻近恩祥、海鑫郦都、展兴花园等小区的生产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督导,共排查15家企业,发现存在问题15项,提出问题整改建议17项,跟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对已办结第一轮、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开展“回头看”。

(4)推进“法治园区”和“平安园区”建设。

坚持综治维稳工作底线,加强信息研判,及时化解矛盾隐患,再获市级先进单位。坚持以“流动课堂”为抓手,完善干部学法制度,深入开展禁毒宣教和企业涉黑线索摸排,推动平安国区建设。坚持“零容忍”态度,以“六大”专项整治为指南,坚决打击园区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坚持人民至上,以社会治理模式开展园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高新区劳动争议巡回法庭(流动仲裁庭)开庭,“根治欠薪”再获市A级。园区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交通秩序井然。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冬春火灾防控、消防“生命通道”专项整治等活动。

7.解决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诉求

一是解决防疫物资紧缺问题。为365家企业提供各类防护物资近10万件、为526家企业开展三轮消杀;为外省返琼企业员工提供3家酒店和3个场所作为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点。

二是解决企业物资运输和员工返岗问题。专门组建一支解决企业物资运输和员工返岗问题的协调工作组前往海口市疫情防控徐闻工作组驻点,累计解决39家企业(单位)诉求;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共帮助企业解决375个岗位需求。

三是解决企业资金紧和融资难问题。运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700万元奖励500多家在孵的小微企业;帮助园区生产医用口罩的企业争取国家专项资金127万元,帮助11家企业纳入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举办政银企对接座谈会,帮助园区15家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申请融资共计10.94亿元,促成6家公司与国开行等多家银行达成贷款合作或贷款意向;减免企业租金150万元,拨付减免租金补贴70.59万元、疫情防控企业集中留观人员生活费补助79万元、涉农企业贷款贴息13.32万元。

平台公司——高新发控创新项目引资模式,优化融资综合成本,吸引了超过10余家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按照利息最低、审批最快、条件最优、期限最长的“四原则”,通过综合比选,取得银行授信金额7.17亿元,包括海南银行1亿元,兴业银行3.77亿元、中国银行2.4亿元,其中海南银行已签署正式放款合同并完成首笔放款。为园区项目收尾、新建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8.以党建引领园区发展

一是狠抓政治建设。对2019年述职查摆的4个问题,制定16条整改措施,定期督导落实,全部整改转化。以“学查改做”为抓手,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完成整改问题13项,带动党员干部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

二是强化阵地建设。构建“工委总揽—党委统筹—6大行业党建工作组配合—党组织实施”的党建工作体系,完善《领导干部“两新”组织建设联系点与指导员制度》等3项工作配套制度。对206家企业开展排查组建工作,调整5个联合党支部组织架构、成立6个党建工作指导组、新建8个党组织,实现1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和30人以上社会组织100%的党组织覆盖。打造集“党务、政务、群团” 服务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党建云图”平台,对党员、党组织实时、动态统筹管理和调度。

三是突出思想建设。强化党员学习教育,开展十九届四、五中全会宣讲9场次,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研讨3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利用“微党课”、“党课开讲啦”等特色鲜明的活动载体丰富学习教育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园区落地生根。

四是紧盯组织建设。创新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30名;大力实施“素能提升”计划,选派奇力支部李建辉等一批优秀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国、省市培训。实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培养工程,推动16名书记成长为企业高管,支部书记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开展“两新”党员优先发展计划,2/3以上的党员发展指标向两新组织倾斜。发展党员46名,近600人递交入党申请书。

二、2021年工作谋划

(一)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80亿元,力争实现300亿元(含海药)。

营业收入预计完成420亿元(不含观澜湖)。

固定资产投资市里下达任务62亿元,同比增长14.4%。

税收预计完成49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

(二)重点工作

1.狠抓项目谋划、落地、建设和投产

一是谋划开建新药创制产业园(四期)、狮子岭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厂房、可降解塑料生产研发平台项目、人才公寓等园区公共服务配套项目,保障京电、博科、恒鑫等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加快大唐天然气发电、长安制药、齐鲁制药等产业项目和云龙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路网、演丰提水干渠云龙产业园区段迁改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推动裕同、海福、京都养生堂等10个工业产业项目完工,帮助西城汇、普洛斯等现代物流项目尽快投产,促进赛高、海达丰、中科信晖等多家已投产企业快速达到设计产能,打造园区新的产业增长点、投资增长点。

二是做好与市、区、镇的协调工作,加快推进白莲东分干渠美安科技新城段改造、美安科技新城燃气管道迁改、美安大道贯通工程,彻底解决影响产业和项目落地的“卡脖子”问题。

2.引进一批有自贸港显现度的优质企业

1.打造环保新材料特色产业。推动云龙产业园加快建立面向本地市场、东南亚和欧盟市场的环保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瞄准环保新材料国际头部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细分领域冠军企业开展靶向招商,如金发科技、浙江海正、上海彤程、恒天长江、新疆康润洁等,力争落地一批环保新材料生产企业,建立海南规模化产业基地;重点吸引包括中科院理化所在内的权威机构,在海口建设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2.壮大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推进医药产业倍增计划,紧盯海药、齐鲁制药、先声药业等龙头企业的政策兑现,加快发展壮大。配合省政府做好新药创制政策的实施,加快新品种引进落地,产生效益,引进新医药品种落地生产,形成产值增量;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力争在全国带量采购中取得订单,扩大销路。

3.升级传统食品产业。将狮子岭工业园东片区建设成为新一代食品产业集聚区,瞄向销售量大、市场份额高、资源和渠道丰富、有进出口业务、计划将总部落户自贸港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企业,如华润啤酒国际总部项目等。

4.吸引拟上市和上市企业落户。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港内公司境外上市登记改革试点、拟新增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QDLP试点政策,结合自贸港“双15%税率”、“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等政策,营造引进境外拟上市企业的良好范围,力争吸引更多优强企业到自贸港组建上市公司,发行债款、并购重组;可设立上市公司总部产业园,吸引优质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等来海口开展业务、谋划发展。

3.抓紧形成新的制度集成创新成果。

(1)升级“极简审批+企业服务”

打造人性化、智能化、规范化、高效化“放管服”样板园区。

一是逐步扩大工程建设领域审批秒批秒办应用范围,在先建后验模式下扩大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容缺条件下函证结合的应用范围,推进企业施工图设计单位承诺书代替图审意见合格书、施工许可审批改为备案制等。

二是提供项目拿地即开工线上服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线上服务,逐步形成3D实景智能展示、招商智能指南、合同履约智能管理、智能企业秘书、企业项目人才智能服务监管等园企智能交互系统,探索链接规划环评和“三线一单”电子化应用平台。

三是加速政务集成服务,加快综合窗口的应用,解决权限范围外的省、市、区县三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综合办理,做到企业要办的事情全部在园区进行办理。

(2)推动“企业秘书制度化、标准化”

一是厘清服务架构。从“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角度,在管委会领导下,组建平台公司专职“企业秘书”和科室服务专班;实现高新区范围内“企业+建设项目”两个全覆盖,完善并打通“实体、热线、网络”三个服务平台,在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狮子岭工业园,建设“企业秘书线下服务中心”。

二是完善服务模式。遇事“只找一个人”,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投诉有门,有错可换,对企业反馈较差,综合考核不过关的“企业秘书”进行处理、撤换。搭建企业“全链条”服务需求体系,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11个主题模块。

4.多渠道筹措资金

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省园区专项资金、国债、地债等各类上级资金;探索与知名创投机构合作引入产业投资基金;力争将高新发控公司信用评级达到AA+,发行企业债券,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以及美安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存量债务,减轻当前资金支出压力。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